关于这个话题的争论,目前在国内分为两派,第一派鼓励第一次使用仅使用低剂量的睾酮即可,第二派则是认为第一次使用应该组合搭配使用更多的药物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我本人是更支持第一个派系,第一次使用低剂量睾酮即可,有人认为,当人体第一次使用外源性激素时,是人体反应最敏感的时期,不应该只单独使用睾酮来浪费这个敏感期,应该在第一个cycle中就开始组合使用类固醇,来最大化的获得收益,这个说法其实也并没有错,在第一个cycle中采用组合使用对于新手而言,一个cycle的收益都是在5-10kg的低脂肪增长上的体重上浮,但是往往经过这么一折腾以后,越往后的cycle使用,使用者就会越发现,一个cycle比一个cycle的收益更低,一个cycle比一个cycle的剂量更大,而发展到最后,往往cycle中的药物种类繁多,剂量如牛,但却效果甚微。我支持第一次仅使用睾酮作为cycle开始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注重使用者的可持续发展性,我在前面的文章讲过,你在健美运动上的成就取决与你的基因,但是其实有很多人,卡在健美运动上,除去基因外,还有就是错误的药物使用导致的,当你一开始就采取中高剂量并使用多个产品的组合,确实会在你的第一次cycle当中获得非常高的收益,但是当你再往后第二,第三,第四次cycle时,往往收益甚微甚至没有收益,只能靠各种提高剂量和添加种类繁多的类固醇产品以及其他如多肽产品来获得突破。如果你并不是想走运动员这条路,你只是想来一个科技变身,那么我推荐你在第一个cycle时采取药物叠合使用和中等剂量的策略,但是如果你是想走运动员这条路,那么我还是推荐你,为了你的运动员生涯,最好从低剂量单独使用睾酮或最多使用两种类固醇产品的这种策略开始,同时低剂量开始也可以让你更好的对自己的身体与类固醇的反应有一个轻微的了解,在安全性上也更为保守。国内的新手cycle目前大多都是一个模板,所用的药物也基本都相同,睾酮+代卡+大力补获得超高的收益和急剧的维度体重增长,或者将代卡换为宝丹酮,大力补换位特力补之类的,获得更精的收益,基本上都是这一套,这一套的起步剂量在我看来已经是偏高了的,第一次的cycle的剂量,睾酮使用的最高峰值基本都已经达到了500mg,而国内使用者普遍相比欧美的较为瘦弱,体重较轻,这种剂量对于使用者而言是已经偏高了的。
所以很多人在第一次cycle中因为在对自身身体并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引发了很多的副作用,而国内目前微商式的玩法,cycle基本都是统一提前做好一套模板然后随便修修改改就拿出去喊着专业定制了,其实碰到稍微懂一点点的微商,对于第一次cycle的副作用就有很多可以避免,因为类固醇本质上就是外源激素,外源激素的进入并不会触发太多额外的东西,而往往是放大原本已经存在的问题,例如你原本就皮肤不好或是存在脱发,那么外源激素则会将你以存在的问题放大化,但是目前有很多国内的微商连药都没认全,就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淘金,造成了很多人在第一次cycle就出现各种副作用。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健美文化至今不过30多年,类固醇从早期老运动员买药无门和天价药到今天的微商式遍地开花至今也才几年时间,我们的起步晚于欧美国家N多年,但是我们在剂量上,其实已经追赶上了他们,国内很多健美人的剂量早就已经跟上了欧美的步伐,也有很多人信奉,高剂量,高收益这一说法,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人体对于外源性激素的利用是非常有限的,你注射了2000mg睾酮,并不代表身体利用了2000mg睾酮,我们所注射的外源性激素,身体仅仅只利用了很小一部分(关于睾酮的代谢等见前面附录激素篇),而大部分则被身体当作废品排出体外了,很多时候使用5000mg与1000mg的剂量其实效果相差无几,你身体能够利用和适应的最大剂量,也是取决与你的基因,这个基因叫做AR(雄激素受体),你身体内的激素需要与雄激素受体相结合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而你身体内雄激素受体的数量以及敏感度则是决定类固醇对你所产生的效果的大小,而你的AR受体基本上完全取决于你的基因,很难再做出什么改变,除了AR受体外,影响类固醇效果的还有你体内的SHBG浓度,5-a还原酶(转化为DHT双氢睾酮的酶),以及我们的芳香化酶(转化为雌激素的酶),加上我们的AR受体刚好是四种因素,而在这四种因素里,AR受体则是最为重要的。
废话了这么多,综上所述,我还是希望如果想走运动员路线的朋友,采取细水长流的使用方式来对你的cycle进行规划,同时我建议单独使用睾酮开始第一个cycle的朋友cycle周期尽量最低最低不要低于12周,因为采用细水长流模式增长相对于叠合性的非常缓慢,但是很少会出现中途完全卡住,同时因为大多数第一次cycle使用的都是长脂链药物(长效药物),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达到血药峰值,很多人使用长脂链药物在刚达到甚至是还没达到血药峰值的情况下就停止使用,在实际的使用中最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既影响cycle效果还会使得整个计划失去了很大的意义,因为很多时候前几周的注射都是为了后几周血药峰值的铺垫,特别是在没有口服药物作为前期启动的情况下,贸然停药是非常不明智的